客户服务电话

13120267676

遗产继承纠纷法院如何判决
赵丽律师

在财产继承争议中,法庭裁决基于多重因素。首先确认逝者是否留下有效遗嘱,若有,则依遗嘱分配遗产。无遗嘱或遗嘱无效时,依据法定相关法规裁决,考虑继承人范围及赡养责任等因素。遗产分割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保护各继承人权益。

一、遗产继承纠纷法院如何判决

在涉及到财产继承领域的争议案件中,法庭的最终裁决往往立足于多重考量因素。

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受委托管理遗产的逝者是否事先留下了具有明确效力的遗嘱文件。若逝者的意愿得以实现,即能够提供一份符合法律规定的格式以及内容要求的遗嘱,那么法庭将依据该遗嘱所载明的内容来进行遗产的合理分配。然而,倘若逝者并未留下任何遗嘱,或者遗嘱因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而被判定为无效,那么法庭将会依据法定继承的相关法规来做出裁决。在法定继承的过程中,法庭会全面考虑继承人的范围,其中包括逝者的配偶、子女、父母等人。此外,法庭也会关注继承人对于逝者是否尽到了主要的赡养责任,以及是否存在应减少或取消其继承权的特殊情况等等。在实际的遗产分割环节,法庭会严格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竭力确保每位继承人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充分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二、遗产继承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若在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限内,由于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继承人无法实行其继承权益的,则人民法院有权将此情况视为诉讼时效的中止情形并做相应处理。另外,倘若继承人在明确得知自身权益遭受侵害之日后的第三年内,且其遗产继承权争议确实正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进行调解过程中,亦可视作诉讼时效的中止情形处理。对于恶意提起诉讼的继承人,在其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的那一刻,诉讼时效即应视为在该时刻被中断。自继承行为正式启动之日起的第十八年末至第二十年度内,当某位继承人方才意识到自身的权益遭到侵犯,此时他所享有的提起诉讼的合法权利,应该在继承行为发生之日起的二十年内行使完毕。若是超过了这个有效期,那么便无权利再次提起诉讼。《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相关专业问答:
我的遭遇
  • 遭遇家暴,婚外情,没感情,如何快速离婚?

  • 小孩该归谁,抚养费计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 财产界定,分割,处置争议,如何拿到该得的财产?

  • 继承权,继承范围疑惑,该不该继承,继承多少?

服务保障
提供专业、有温度的法律服务,让服务成就口碑
  • 10+
    行业经验
    主办律师均10年以上行业经验,
    深谙北京各法院办事流程
  • 3000+
    提供服务
    只办婚姻家事法律服务,累积为
    超过3000名客户提供法律服务
  • 10亿+
    最大案件金额
    代理最大案件标的金额超过10亿
    元, 为当事人挽回巨额经济损失
  • 99.7%
    好评率
    客户满意度是衡量我们工作成功与否的
    标准,目前客户好评率达99.7%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三环东路36号环球贸易中心A座1208室

copyright © 北京市安嘉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6014596号-2